今日聚焦如此“变废为宝”要不得

发表时间: 2024-02-07 作者: 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全站入口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即可变废为宝,又能产生效益,本应是打造循环经济、践行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城乡角落当中,隐藏着一些没有环保手续的作坊式加工点,在粗放简陋的环境中将来路不明的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对外销售,牟利的同时形成了安全和污染双重隐患。

  3月23日中午,记者来到即墨区大信镇营王路附近。这座场院从外面看与四周旁边的房屋并无差别,入内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大量易燃的废旧塑料成包堆放,脏乱的车间里,一名工人边抽烟边操作机器,将经过热熔的塑料泡沫拉丝、切割后变为一袋袋颗粒。现场弥漫着浓重的刺鼻气味,记者未曾发现任何环保处理设备,而几台已经压力不足的干粉灭火器就是仅有的消防措施。这处加工点的老板说,在此使用回收塑料生产销售颗粒已有半年。

  位置隐蔽、环境简陋、安全堪忧、手续欠缺,这样的“问题”加工点并非只此一家。3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李沧区重庆中路6号,多家不一样的种类的小作坊聚集在此,俨然一处微型“工业园”,在其中一间厂房内,记者再次发现了塑料颗粒的加工设施,设备四周,塑料泡沫杂乱地堆在地上,上百袋塑料颗粒高高摞起。加工点老板说,自己刚刚复工,还没开始生产。

  离开这里后,记者又跟随一辆运送废旧塑料的卡车,一路来到李沧区印江路青岛制革总厂。在这座已经停产的工厂内,一间厂房被租给了这家塑料颗粒加工点。成堆的废旧泡沫和一袋袋塑料颗粒将这里占得满满当当,空气中满是灰尘和刺鼻气味,一名工人正操作机器,将泡沫热熔压缩。

  加工点老板:这不都是生活垃圾,从那些小废品站里拉上来的,你看这不都是些鱼盒子、盛菜盒子。

  此类作坊式加工点向来是环保治理的重点对象,除了没有手续,关键原因还在于,相比正规企业,其物料来源和工艺流程难达环保标准,废气直排会造成污染。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绍华:这里面最简单的是,如果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分解出来的苯乙烯单体,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若还有其它的助剂在里面,在高温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概率会造成这样的分解,这个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来源。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治理“白色污染”,2015年将塑料再生造粒行业门槛提高到新建企业年废塑料解决能力不低于5000吨,已建企业不低于3000吨,不达标者取消经营资格;2017年又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青岛这一领域的生产企业本就不多,加之近年来人力成本持续不断的增加等因素,“正规军”不愿涉足,“游击队”从而有了生存空间。一家无证加工点的工人和记者说,此类塑料颗粒加工的毛利率可达100%。

  3月25日,记者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对上述三处加工点进行了举报,截止至发稿,尚未得到有关部门回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塑料垃圾产生数量巨大,但实际回收利用率仍然偏低,仅靠执法查处,无法消除此类加工点的生存土壤,解决这一问题,还需疏堵结合。

  发展循环经济,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有关意见,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规范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实现到2022年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度的提高,到2025年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度降低,塑料污染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在此背景下,做好塑料再生利用无疑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要改变当前行业内“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还需站在构建循环产业链的角度,政策、技术、监管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有力有序有效地治理塑料污染,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