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微调研⑧ 关于聚力提高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效能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 2024-02-14 作者: 资讯动态

  原标题:乡情微调研⑧ 关于聚力提高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效能的调研报告

  “乡情微调研”是一项微型社会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基层和乡村的发展变化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状况。省生态环境厅把“乡情微调研”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干部职员积极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体民情、察民意、解民困。2022年,组织撰写调研报告70余篇, 经评审组综合评审表彰作品21篇。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及社会热点等乡情民生状况,展现了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员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的良好作风。“江苏生态环境”平台对部分作品进行展示,期待关注。

  近年来,南京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围绕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各项要点任务,坚持系统谋划、点面共进,重点针对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设施运行和出水水质达标工作,先后开展了多次现场调查和专项监测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效能,结合今年省生态环境厅“乡情微调研”有关实践要求,5—8月,聚焦江宁区谷里街道开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管理调查研究,了解江宁区谷里街道农村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总结归纳好的经验做法,明确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关农村污水治理的对策建议。

  据调查,江宁区谷里街道现有户籍人口3.8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58万人,外来人口多分散租住在街镇和周边村庄中。与附近城区相比,农村人口聚居点相对缺少合理的规划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污水类型较为复杂,多年来对周边水体污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2019年以来,江宁区政府高度重视,谷里街道关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总投资超过8000万元,已在126个村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05座,有序维修整改污水处理设备36座,同步新改建污水管网约 267千米,污水管网的接户率超过95%,日处理规模达3363吨,年运行经费约500万元。经比较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已在该区域水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江宁区在全域实施农村污水设施建设、“管网+设施”一体化专业运维方面已收获社会认可,2020年荣获“全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称号,2022年入选“江苏省农村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

  近三年来,江宁区已在1437个村庄建成污水终端处理设施2600余座、污水主次管网2300余千米、日处理规模达4.1万吨,现场勘查其整体运行比较稳定,总结五点好的经验做法。

  一是区基层政府高度重视。面对量大、资金投入高等问题,区、街道两级政府高站位统筹谋划,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纳入“三大革命,四小实事”高效推进。

  二是尊重市场一体化运作。按照建设运维一体化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国企集团参与,坚持市场一体化运作,由国企负责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工作。按照“1年建设、15年运维”的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护、设备运行不到位等现象。

  三是高标准推进建设任务。将部分建设年代较早、标准不高的存量设施统一纳入改建中,与新建任务同步推进。统筹农污建设和户厕改造建设,建立集中统一采购渠道机制,统筹管材等供给,持续做好项目施工与设备质量保障。

  四是坚持高效运行与监管。由水务集团负责全区农污设施建设运行工作,按照“建设+运营”“管网+设施”一体化模式,有效解决“重设施轻管网”等问题,保障污水有效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同步建立有效考核管理制度,对运维集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运维单位获得的污水管理服务费挂钩。

  五是强化综合运行保障机制。农污设施全部由江宁水务集团按照“建设+运维”一体化保障运行。谷里分公司按区域配备巡检技术人员、隔油池清洗人员、设备维保人员、管网维保人员共38人,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按规定开展管网设施巡查、油污格栅池清洗、出水水质检测等相关运维工作。严格实施运维管理考核办法、运维考核细则,做好农污设施综合运行保障。

  将调研分析,江宁谷里街道在农村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上还存在设施处理方式相对单一、水质较为复杂、水量变化大等实际问题,这些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必须强化统筹,一体推进、系统解决,具体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相对单一。江宁谷里街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以厌氧-缺氧-好氧(A²O法)为主,通常处理一般生活垃圾污水效果较好,但该地区流动人口相对较多,伴有民宿、餐饮、洗涤等乡村多种经营产业,部分农污设施的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过1000 mg/L,超负荷进水造成现有设施的出水不能稳定达标。

  二是农村污水处理设备水量变化较大。江宁谷里街道流动人口数量相对较大,尤其是随着旅游季节性变化带来人口大的变动,容易造成污水处理设备进水量大幅度变化,水量的变化造成设施出水的不稳定。

  三是农村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经费较高。江宁谷里街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均采用的A²O法,技术相对成熟,但建设运行成本及维护管理要求相对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复制性不强。

  四是农村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技术欠缺。大部分的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成分相对单一,处理后排放浓度较低,有毒有害物质较少,目前主要是以就近零散排放为主,缺少较为有效地再利用技术途径。

  为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有效运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提出五点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布局,统筹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统筹改水改厕的原则,进一步研究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合理确定区域内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和标准。

  二是提高综合运行管理水平。借鉴江宁模式,在设施建设、运行中聘请相关专业技术团队,加强污水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污水有效收集、有效处理、稳定达标排放。

  三是切实优化集中处理设施。针对水量大、水质复杂的地区,统筹经济、效益,对处理设施工艺进一步优化或集中收集送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洗涤作坊,并有序安置在可集中处理的区域,确保污水有效处理。

  四是加强异常水质监督管理。对监督监测中出现的超标结果,应适当提高监督监测频次,协助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技术支持。

  五是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引导。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推动农村生活废水处理后的再利用,基于有条件的区域,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后再利用试点工作,服务农业灌溉,养殖补水等。